重拾民族体育记忆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——保山市学科带头人、体育学院副院长曾华
来源:党委宣传部     作者:张雪梅    发布时间:2021-01-05

教学箴言

“教育是艺术,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。”——曾华

从教13年,曾华始终把创新作为教学研究的坐标指向,不断探索与创新体育教学模式。曾华说,体育工作是她人生中的驿站,也是体现其人生价值的最佳平台。如果每个人的生命中都要有几颗星星照亮她前进的方向,那么体育事业就是曾华最亮的明星。

教学故事

教学是艺术,创新是教学的灵魂与生命,墨守陈规的教学是没有灵魂的课堂,注定走不远。曾华始终为找到新的教学方法苦苦探索。来自巴蜀大地的她,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云南边疆少数民族舞蹈,一个大胆的想法涌上心头:结合专业,把少数民族舞蹈与体操结合起来,运用到教学当中应大有可为,既可进行研究又可创新教学,同时又是对传承民族文化最直接的传承。于是,便下定决心后她便开始了民族特色操舞的研究与创作。

通过深入民族村寨进行调查研究,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舞蹈的种类、数量、分布状况、生存环境、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,通过录像等现代科技手段拍摄、记录民族民间舞蹈原生态活动和民间艺人的表演活动。民族舞蹈中蕴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、理念、情感、习俗和生活方式,是表达民族认同感和历史感的重要方式。在编排健身操的过程中,结合不同的锻炼形式,把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动作和音乐提炼出来,经过反复的实践、修改、论证,最终创作成型,并在教学中推广运用,得到师生一致肯定。

曾华以云南边疆少数民族舞蹈动作符号为元素,大胆引入傣族、白族、哈尼族、景颇族、傈僳族、拉祜族、纳西族、佤族、彝族、藏族等少数民族的典型舞蹈动作,以广播体操为主线,融合了体育、舞蹈、健美操、韵律体操等多种运动形式,完美地将少数民族文化与体操融于一体,创作出了具有鲜明少数民族特色的健身操舞。这种民族特色操舞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传承少数民族文化,是体育与艺术、休闲与锻炼、传统与现代相统一的新型校园体育活动。它充分展示了通过梳理整合、集成提升、展示传播、普及推广的“大体育”教学观及“大健康”养生观。曾华积极挖掘民族文化深刻内涵,融合创新成为校本特色的民族健身操舞,让广大师生在体育运动中重拾民族体育的记忆,曾华的教研创新及其成果推广无不是对“文化自信”最有力地践行。

未来展望

作为一名体育人,曾华将继续秉承传承民族文化,提高民族健康水平,提升民族活力,展示民族风采,振奋民族精神的民族体育发展理念,不断探索体育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子,通过体育活动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独特的民族艺术。接下来,曾华将进一步加大与地方教育体育等部门合作,在中小学及老百姓中大力推广具有鲜明少数民族特色的健身操舞,为建设健康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。

师生评价

曾华低调谦和,与世无争,埋头潜心于教学科研。本着踏实勤奋,刻苦认真的师德;勇于探索,善于创新的师风。她总是能在不断探索的教学科研中激发出新的灵感。“以一己之力去感染和带动体育学院更多老师热爱科研”,同事们总是被曾华的执着感动着。“曾老师的课总是在一瞬间就被选完了,她总是教导我们懂得什么要有追求,为什么要有理想,为什么要超越自己。她把最美的笑容留在这精彩的世界,她是我们心中最美的神话!”学生每每谈论起曾华的时候,总是羡慕中带着些许骄傲。“你若盛开,蝴蝶自来”!曾华始终坚信并坚持以这样的理念去引领自己的学生成长成人。

链接

曾华,女,1980年6月生,四川资中人。中共党员,硕士研究生,2009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。副教授,体育学院副院长。Kaiyun·开云「中国」官方网站巾帼标兵,保山市学科带头人,承担体操、民族特色操舞、体育科研方法和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课程。近年来主持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,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项,保山市科技局项目2项;在国内外期刊(含EI期刊检索)发表论文40余篇;编著教材4本。

党委宣传部  体育学院党总支

上一条:我每天为你打扫除尘,因为我真诚地爱着你——记保山市行健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保洁员罗春燕 下一条:“四史”标兵途远翠|| 网上重走长征路 铭记历史面向未来